在我們的生活中,我們經常能看到些很大氣的企業宣傳片,電影中也常見崇山峻嶺的自然風光,其實這些大氣的鏡頭很多都是航拍出來的。說起航拍,相信人們腦海中還是那個直升機上搭個人扛攝像機的畫麵。但是,目前更先進的其實是使用無人機航拍。無人機航拍的航拍的客戶有哪些,它究竟如何完成航拍任務的,又存在什麼樣的風險? 無人機航拍成本高,風險大 一套無人機航拍設備至少要十多萬 為什麼人們喜歡用無人飛機航拍,是因為這是將來的趨勢,而且它有很多的優勢。相比於傳統的直升機載人航拍,用無人機航拍的長處有三點:低空、靈活、風險小。航拍的最傳統方式,是用直升機載人扛著攝像機完成。但這樣的模式,在很多方麵有局限。如在空間狹小的區域內拍攝時,載人直升機因為體積大,很可能無法作出航拍的動作;但是,無人飛機可以完成,因為它本身體積小,相對更加靈活。而且,在拍攝一些低空近距離的影像時,無人機可以貼近地麵、水麵幾米的距離,這些都是它的優勢。 無人機在航拍時一般維持在100米左右的高度,並將其控製在目測範圍之內。飛得太高,可能會違反相關的規定,飛得太遠,容易造成無人機航拍設備失控。因此,在航拍的時候,我們都會把航拍設備控製在一定範圍內。 至於飛機的動力,航拍的無人機有的燒混合油,有的用鋰電池做動力。在當前的航拍領域,燒油和充電的無人機大約各占一半比例。燒油的每次滿油狀態下可飛30分鍾,而用電池的可飛15分鍾。不過,燒油的成本高,每桶油售價也幾百元,而鋰電池隻要充電就行。 航拍公司每次出去航拍,至少有2名專人配合,一個是飛控師人員,另一個是專業攝像人員。 無人機航拍作業升空前,操控人員會提前觀察周圍環境,並對航拍的路線作出預測,待設備空後,操控人員便遙控設備。與此同時,攝像人員要及時查看攝像頭拍攝的畫麵,比如鏡頭是否拍到指定場景。這個時候,就需要兩人配合好。 無人機航拍對操控員的要求很高,要求他們至少有5年以上遙控無人機的經驗,如果經驗不夠,萬一在航拍中遇到緊急情況,他很可能無法及時處置,後果也就難以設想了。所以,對人員的素質要求非常高。 |